2022.11.4 天氣陰雨
【~請善待阿爾茲海默症的患者,也請大家注意生活習慣,原理病症的打擾~】
朋友老公的母親被確診為老年痴呆症,我大爲震撼!
聯想起剛看的《我腦海中的橡皮擦》,感傷之情油然而生,突然想著假如自己有一天老了,是不是也會這樣,腦海裏仿佛有一塊橡皮擦,將自己所有的記憶抹去,忘記了曾經的各種美好記憶……轉念一想,比自己更容易陷入這種危機的,應該是自己的父母吧!於是乎趕緊上網搜了下相關的内容……
“根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2015年報告,估計,每年新發病例990萬,也就意味著每3秒鐘就新增加1例,到了2050年,全球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數將從目前的4600萬人增加至1.315億人,68%的增長將發生在低中收入國家。
“截至民國110年12月底,台灣失智人口共312166人,佔全國總人口1.34%,表示在台灣約每7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”,且患病率還隨著年齡增加呈指數增長,年齡每增加5歲,患病率增長一倍!”
這都是多麽可怕的數字啊!!!
而且目前各項研究都沒有給出導致患上這項疾病的真正原因,這就導致醫療界很難對病患著手治療。但有一點是明確的,年齡的增加患病率是明顯增加的!
除此之外,遺傳也是其發病的因素之一。
“阿茲海默症病患者根據發病年齡,以65歲為界,分為早發型及晚發型。
- 早發型患者目前已經篩查到了3個致病基因(APP、PSEN1、PSEN2),這些致病基因多為染色體顯性遺傳基因,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,外顯率超過85%。
一旦檢測到攜帶這些致病基因,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重要診斷依據,換言之,很可能會患病。
- 晚發型阿茲海默症患者,如果一等直系血親中患病,通常風險是沒有家族史的人群的2倍。
此外,血管病變、高血壓、第2型糖尿病(危險性增高2倍),患憂鬱症、體重(過低及過高體重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),顱腦外傷史、缺乏體力活動、教育程度低等這些都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素。”
雖説通過治療和藥物控制,可以延緩患者的病情發展,但這一疾病是無法根治的,“阿茲海默症病人的生存週期通常為8-10年,部分患者最多能達到15年以上“。
據瞭解,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,美國和歐洲阿茲海默症指南中公認有效的藥物有兩類:
1.膽鹼酯酶抑制劑:比如Aricept(愛憶欣)、Exelon(憶思能)等,適用於輕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。
2.NMDA受體拮抗劑:比如Memantine(美金剛),適用於中重度癡呆。
但是如果沒有積極治療和良好的護理,患者很快就會從最初輕度的記憶減退,發展到較為嚴重的階段——完全失憶,不會說話,不會走路,大小便失禁。
如此一來,儘早開始預防失智症是最好的方式!!!
建議大家告知父母,我們自己也多學習下相關的資質,從“吃”“喝”“玩”“樂”四個方面來幫助父母長輩們更好的預防失智症:
1.吃:地中海飲食,也就是食用大量水果、蔬菜、豆類、穀類和攝入橄欖油之類的非飽和脂肪酸,少吃乳製類、肉類、雞鴨;“適量的”多吃魚類;以及用餐時喝點葡萄酒。
有相關研究發現最接近地中海式飲食阿茲海默症的死亡風險減少了73%,他們的壽命將延長約4年。
另外,接觸二手煙也會增加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,戒煙能降低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。
健康飲食習慣也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血壓、血糖及血脂,降低血管性危險因素。
2.喝:關於飲酒,有研究顯示啤酒或白酒會使痴呆的「危險性增高」,而少量飲葡萄酒者患癡呆的危險性降低,因為葡萄救中含有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。
另外,據日本一項調查顯示喝綠茶或可預防老年癡呆。
3.玩:研究發現健走對於預防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便秘等富貴病有良好作用,並且可以降低腦內澱粉樣蛋白水準,能起到一定的預防阿茲海默症的作用
同時還要進行智力訓練(學習、閱讀、玩遊戲)等。
4.樂:研究發現,情緒健康與認知功能之間存在聯繫,老年人出現孤單、憂鬱和焦慮等情緒或是情緒突然改變之後,一定要引起重視,有可能是癡呆的前兆。
最後,預防老年癡呆,必須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,培養良好興趣愛好,多參與團體活動,例如廣場舞,太極拳等,都能對老年癡呆有積極的預防作用。
希望大家的父母長輩都能健健康康,平平安安~
資料來源:《分不清楚老年健忘跟老年痴呆嗎?家中有老人要多注意這些症狀!》
未經作者允許授權,禁止轉載